各院、部、中心:
為深化學校產教融合建設工作,培養適應和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扎實推進新工科建設再深化,根據教育部、市教委相關文件,以及《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關于二級學院向現代產業學院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滬工程教〔2023〕49 號)文件精神,現組織開展2023年校級現代產業學院項目認定工作,推進我?,F代產業學院建設與培育。具體要求如下:
一、建設任務
1、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綜合改革,促進課程內容與技術發展銜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融合。鼓勵學院(部、中心)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協調推進多主體間開放合作,整合多主體創新要素和資源,凝練產教深度融合、多方協同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創新產教融合專業建設機制。探索治理新模式,基于OBE成果導向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考慮區域、行業、產業特點,結合我校及學院(部、中心)自身稟賦特征,建設產教融合示范專業,打造產教融合微專業,優化專業培養方案,將產教融合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完善“一學年三學期五學段、工學交融”產學合作教育模式的教學方案并應用于教學實踐,優化資源配置模式,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
3、共建產教融合課程體系。通過“引企入?!?,積極開發校企合作課程,邀請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課程建設,落實企業專家進課堂。校企雙方以現代產業學院所服務的行業企業需求為抓手進行課程改革,設計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推動課程內容與企業標準對接,依據專業特點,著力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與就業創業能力,有效提高學生對產業的認知程度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形成突出實踐能力培養的應用型課程群或課程模塊。
4、打造優質產教融合教材。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教材編制,開發一批科學、先進、原創、適用的高質量優秀系列教材。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和行業人才需求,將行業、產業、企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材內容,將崗位技能要求與標準相關內容有機融入教材編寫,體現教學改革要求及學校特色。
5、共建產教融合虛擬教研室。和企業共同打造精品教學資源庫、優秀教學案例庫等,促進學校和企業間的資源整合、優勢輻射、協同發展。
6、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建立校企人才雙向流動、人員互聘機制,創新資源共享,開展校企聯合授課,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
7、積極拓寬教師引進渠道,轉變師資引進標準。聘請行業企業資深專家、技術骨干、高技能人才和管理專家擔任專兼職教師。選派專任教師到現代產業學院所服務的行業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
8、共建校企實踐教學平臺和實習實訓基地。將技術革新項目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和畢業設計(論文)的課題來源,安排企業導師進行全程指導,實行真題真做?;诋a業發展和創新需求,通過引進企業研發平臺、生產基地,與合作企業共建共享集生產、教學、科研、創新創業、培訓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實驗、實習實訓基地,整合多主體資源打造專業類或跨專業類實踐教學平臺,積極探索校企協同育人新模式。
9、構建多方協同學生管理機制。深化行業企業實踐教學實效管理,建立多主體服務體系。
10、建設現代產業學院特色文化。將自身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以及行業、產業文化特點進行有機融合,建設獨具特色的現代產業學院文化,并將之融入培養過程。
11、提升服務區域發展能力。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內部科教融合,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打造應用學科交叉專業或專業群。將產業發展成果、研究成果及時引入教學過程,促進科研與人才培養積極互動,發揮產學研合作示范影響,提升高校知識溢出、直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二、申報條件
1、辦學定位合理,服務產業發展。牽頭學院(部、中心)的人才培養專業與區域產業發展具有高度契合性,辦學定位符合上海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方向,相關產業列入上海發展整體規劃或五個新城規劃。突出高??萍紕撔潞腿瞬偶蹆瀯?,強化“產學研用”體系化設計,服務上?!?/span>3+6”新型產業體系或戰略新興產業。
2、前期基礎扎實,建設成效初顯。牽頭學院(部、中心)的相關專業已經列入國家級、上海市級一流專業建設范圍,具有相對穩定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和相對豐富的教學資源;學院(部、中心)能夠以上海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急需為牽引,與行業產業領域龍頭企業緊密合作,變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產業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在支撐服務重點產業或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3、合作企業優異,已有合作基礎。合作企業在區域產業鏈條中居主要地位或在區域產業集群中居重要地位,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社會口碑,前期已有與學校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基礎;具有相對豐富的教學資源,擁有與學生培養規模匹配的相關專業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團隊和實習實訓基地;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能提供項目和資金支持者優先。
4、育人模式創新,政產學研協同聯動。牽頭學院(部、中心)能夠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保障機制等,凝練產教深度融合、多方協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建立跨主體的信息、人才、技術與物質資源共享機制,創新企業兼職教師評聘機制,構建高等教育與產業集群聯動發展機制,打造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實體。
三、認定程序
1、牽頭學院提出申請,提交與合作企業共同擬定的現代產業學院章程、建設方案、合作協議;
2、現代產業學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論證評審,審核申報材料、評估建設成效,視情況組織答辯等環節;
3、現代產業學院工作領導小組對通過論證與評審、符合建設要求的申報學院進行審議;
4、牽頭學院(部、中心)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授予校內發起學院(部、中心)“XXX 現代產業學院”牌匾。
四、材料提交
請于7月31日(周一)前提交申報材料(含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總體方案、申報書和佐證材料,合成為1個PDF文件)電子版至jwczhangmeng@126.com
聯系人:教務處教學研究科,張夢,67791229。
附件:
4.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關于二級學院向現代產業學院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滬工程教〔2023〕49 號).pdf
教務處
2023年7月20日